产物列表PRODUCTS LIST
气凝胶粉末因其极低的导热系数,在高效隔热材料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然而,其导热性能高度依赖于环境真空度。本文深入探讨了气凝胶粉末的隔热机理,分析了在不同真空度下测试其导热系数的必要性、技术挑战,旨在为材料研发、性能评估及应用选型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一、引言:为何要关注气凝胶粉末的真空度-导热系数关系?
气凝胶粉末,作为“固态烟雾",其纳米多孔结构(孔隙率高达90%以上)赋予了较好的隔热能力。其隔热机理主要包含叁个方面:
1) 气相热传导:孔隙内空气分子的对流传热和热传导。
2) 固态热传导:纳米骨架本身的热传导。
3) 辐射热传导:红外热辐射的传播。
在常压下,气相热传导是主导因素。当环境真空度提升时,孔隙内的空气分子被逐级抽走,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增大,有效抑制了气相热传导,从而使材料的整体导热系数急剧下降。
因此,测试气凝胶粉末在不同真空度下的导热系数,对于以下方面至关重要:
1) 材料研发与优化:评估粉末在不同应用场景(如深冷保温)下的极限性能。
2) 产物质量控制:建立性能基准,确保批次间的一致性。
3) 应用模拟与选型:为热仿真设计提供准确的输入参数,指导终端产物设计。
二、测试挑战与核心要求
对气凝胶粉末进行变真空度导热测试,面临几大独特挑战:
1) 粉末流动性:易泄露、难以填充和固定,对测试腔体的密封性有要求。
2) 接触热阻:粉末与测试探头或热板之间存在显着的接触热阻,会严重影响测试准确性。
3) 真空控制与保持:需要在宽范围真空度下实现稳定、精确的控制,并确保系统无泄漏。
基于以上挑战,一套理想的测试方案必须满足以下核心要求:
1) 密封性:专用的粉末测试腔体设计,防止粉末泄漏和真空泄漏。
2) 可靠的测试方法:能够有效减小或量化接触热阻的影响。
3) 样品适应性:可兼容不同粒度、密度和形态的粉末样品。
叁、专业解决方案:夏溪科技TC3000系列导热仪+真空粉末盒
我们研制推出的【真空粉末腔体,搭配TC3000系列瞬态热线法导热仪】是专门为粉末类样品变真空度环境下导热性能测试而设计的解决方案。
1、系统核心构成
1) 高精度真空系统。
2) 专用的粉末测试模块。
3) 定制化样品舱:采用特殊密封结构,避免粉末侵入真空管路。
2、测试原理-瞬态热线法:
本系统采用瞬态热线法,传感器探头同时作为热源和温度传感器,具有以下优势:
1) 测量快速:几分钟内即可获得结果。
2) 直接测量法:直接获得导热系数,而不需要输入被测样品的密度、比热等其他物性数据计算。
3) 无损检测:测量快速、不会破坏样品成分。
4) 自动化程度高:软件具有自动测量和自动多次采集功能。
3、典型测试流程
1) 样品准备:将定量的气凝胶粉末填入真空粉末盒。
2) 真空度设置:启动真空泵。
3) 一键测试:启动自动测试程序,测试软件自动热平衡监测、自动测试导热系数。
4) 数据分析:测试结束后,直接得到导热系数结果。
四、应用案例与数据展示
以下是采用TC3000E型号瞬态热线法导热仪+真空粉末盒对某气凝胶粉末不同真空度下测试结果:
如图所示,该气凝胶粉末的导热系数随着环境真空度的提高而显着降低。在常压下,导热系数约为 0.024 W/m·K。当真空度提升至 50 Pa 时,导热系数下降至约0.012 W/m·K。
五、结论
掌握气凝胶粉末在不同真空度下的导热演变规律,是推动其走向应用的核心环节。我们提供的【夏溪科技TC3000系列导热仪+真空粉末盒】综合解决方案,先进的瞬态测试技术和高度自动化的软件,解决了这一测试难题。
立即行动!
如果您正在为气凝胶或其他多孔/粉末材料的导热性能测试而困扰,欢迎联系夏溪科技。